盛夏七月,泥土芳香与欢声笑语交织成歌。7月30日上午,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以“丰盈之始,乐在花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花生采摘季活动。
“汉阳土壤以松软沙土为主,深沉的土层与杰出的排水性,刚好符合花生‘地上开花、地下健壮’的成长特性。”当天,在汉阳宅院后方的花生栽培核心区,讲解员以生动的科普敞开活动体会前奏:从花生品种、成长周期到营养价值,让参加者们带着常识“装备”走进田间。
活动现场,大人与孩提络绎于绿莹莹的植株间,折腰、握株、拔起,一串串沾着泥土的花生破土而出。孩子们的笑声与欢呼声此伏彼起,手中捧着的不仅是花生,更是对农耕文明的初体会;家长们则在劳作中重温乡土回忆,田间似乎成了跨过代际的情感枢纽。有游客慨叹道:“城市里难见这种场景,带孩子来体会劳作的高兴,比书本上的教育更鲜活!”
采摘体会完毕后,室内科普小讲堂加大马力,深化解读花生的“终身”。从播种到收成的艰苦,再到其在饮食、工业中的多元价值,让参加者对这颗“小坚果”刮目相看。接下来的构思手艺活动更是脑洞大开——花生壳被拼贴成田园风景画,花生仁变身构思项圈,萌态十足的花生装饰品层出不穷……一位手艺达人笑道:“本来认为花生只能吃,没想到还能玩出这么多把戏!”
在汉阳,文明与构思的注入,让花生不再仅是单一的农产品,而是成为可触、可感、可参加的文明符号。据悉,2019年2月,汉阳花生炒制技艺被青神县人民政府发布为青神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现在,在农文旅交融的浪潮中,“小花生”更是在这片承载着近百年花生栽培前史的土地上焕宣布联合生态、文明与旅行的“大能量”,为游客与乡民一起编织出一场丰盈的盛宴。(古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