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袁隆平的英语作文_小麦种子_米乐6m下载|首页

|
客户服务热线:
小麦种子
小麦种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小麦种子

介绍袁隆平的英语作文

时间:2024-04-22 00:42:11 作者: 米乐6m
【字号: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必须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袁隆平的英语作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生,毕业于西南农业学院农学系。

  他离开研究所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遭受严重的饥荒,他提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的想法。十年后,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比普通水稻产量高出20%的新品种。他致力于农业研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荣誉称号。他虽然已经70岁了,但仍在从事农业方面的研究。

  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被世界公认为“杂交水稻之父”;以及“袁隆平股票”,这是中国股市上唯一一只以个人名义发行的股票。然而,当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校友时,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他太普通了,有点像一个从山村出来的农民!你看,他的肤色是那么深,他的身体是那么瘦,他的皱纹是那么深。

  记得有一次,一份画报刊登了他的照片,编辑把他的照片下面写错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虽然这是出版界的一个小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街上,真的属于那种很快就会淹没在人海中的人。

  “论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给母校报告的题目。这一个话题似乎很常见,没有一点修辞使用,更加不用说任何学术炫耀。但我们深深知道,在这个看似平凡的话题背后,有太多的不平凡。

  1978年,袁隆平一家七口挤在用木板与澡堂隔开的两间潮湿发霉的茅屋里,经常受到“教得不稳,想得歪歪扭扭”的嘲讽。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这就是普通人所能做的吗?

  我们捧着鲜花把袁隆平团团围住,冲向他正在演讲的报告厅。我们是如此的热情,我们并不亚于追逐我们心中最受喜爱的明星。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可能没办法完全理解他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心去理解大师的每一句话。

  够了,哪怕我们只懂这句话,也够了!从袁隆平身上,我们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是中国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因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第一批杂交水稻品种而闻名。他的.“杂交水稻”已经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几十个国家种植,为高饥荒风险地区提供了强大的食物来源,袁先生于2000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于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和世界粮食奖。他现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被任命为长沙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和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袁先生出生于中国北京。他喜欢打麻将、拉二胡(中国小提琴)、游泳和骑摩托车。

  我们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描述了袁隆平先生种植杂交水稻并取得成功,我看完电影,感觉到很感慨,打动我的是袁隆平先生不屈不挠的精神。本片以一个外国人对袁隆平先生的谈话,讲述了袁隆平先生之前的一些事情。袁隆平先生很坚强,一次又一次地在他面前,他不怕困难,不退缩,他在种植杂交水稻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记得他的信念,那就是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先生不只是坐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实地研究。据央视报道,农业部评估小组刚刚全部发布,在袁隆平先生的指导下,“y二优2”百亩超级杂交稻地块平均亩产926.6公斤,打破了我国亩产水稻面积最大的纪录。

  袁隆平先生代表着中国永恒的精神,我们站起来了吗?我们肯定要行动起来,为祖国贡献力量!!!!!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73年与他人合作培育出一种具有较大优势的杂交水稻品种,单位产量比普通品种高20%。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是一位中国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因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而闻名。此后,他的“杂交水稻”已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数十个国家种植,为高饥荒风险地区提供了强大的粮食来源。

  袁先生2000年获国家杰出科技奖、沃尔夫农业奖,现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

  说到袁隆平院士,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我们吃的大大小小的米粒都是袁隆平院士发明的各个水稻品种。

  是他对中国农业付出了很多,我们才可以从贫困中走出;是他看着中国改革开放,给予了人们丰富的粮食。作为一个每天和水稻打交道的人,我们以为他会是那种挽着裤腿俯身在田里的人。但真实的袁隆平院士颠覆了我们的想象,他每天在培育水稻,逐渐淡忘了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的活力和精神是可以让我们学习、敬佩的!

  在袁隆平爷爷考大学时,他想学农,可父母不同意,在他说:“师范是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这才说服了父母。他学了四年后说出一句话打动了我:“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就没后悔学农!”

  就在前几日,袁隆平院士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心,如刀绞般痛。袁隆平院士,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向院士学习!致敬英雄!

  我的心里就一个特别崇拜的人,我说的这个人。他的职业和本人可能都很渺小,因为他是一个农民。但是他做出的行动却表现他非常伟大,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因为他袁隆平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忘记的人。因没有他,我们连饭都吃不饱,袁隆平爷爷不大伟大,而且还善良,就连国家发给袁隆平爷爷的奖金。袁隆平爷爷不仅没有把他用到吃喝穿身上,而是把它用到杂交水稻上,让我们的.粮食更上一层楼。

  袁隆平爷爷。还是杂交水稻专家,而且还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可惜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却在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湖南仙逝,享年91岁,那一天真的很伤心。

  袁隆平爷爷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灵魂却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们,我们手中的饭碗,都是袁隆平爷爷亲自公众的。只要我们不浪费手中的一粒米饭,一口饭菜,这样袁隆平爷爷死的就有吃的。实在就有回报,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不再浪费任何一口饭。不会挑食,不在不吃饭。

  2021年5月22日,这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溘然长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老大半辈子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他有一个梦,在梦里,稻苗长得像高梁那样高,稻穂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就在稻穗下乘凉。50年来,他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却只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禾下乘凉。

  当大多数老人都安享晚年时,九十多岁的袁老依然亲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让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制的水稻技术取得成功,疲惫也早已消失,只剩下满心欢喜。

  袁爷爷穿着朴素,黝黑的皮肤,慈爱的笑容让人一看就觉得和蔼可亲,他一笑,满脸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他看着田间的水稻缓缓的蹲下去,用粗糙的双手抚摸着成熟的水稻,他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每一个人摆脱饥饿,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但不幸的是,袁爷爷没有和我们告别就悄悄地走了,这一条消息让我悲痛欲绝。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落下了悲伤的眼泪,真希望袁爷爷能再多陪我们几天,哪怕一小时我们都愿意接受。

  我永远忘不了“袁隆平”这三个字,我要节省粮食,不浪费粮食,以袁爷爷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为国家做贡献。

  今天在学校,我们学习了袁隆平爷爷的事迹。袁爷爷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一生都在与水稻打交道,为了杂交水稻事业,袁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视科学为生命。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爷爷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

  袁爷爷深谙这一个道理。正是因为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精神,我们今天才能做在饭桌上迟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所以咱们不可以浪费粮食!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的国士——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为国家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许多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巴基斯坦人民盛赞袁老是“终结饥饿的人”,而他在采访里说出了他研究水稻的初心:“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在研究杂交水稻时,袁隆平爷爷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可惜的是他在91岁时因器官衰竭而死,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一生耕耘忙,万亩稻花香”,袁隆平爷爷,您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即使已硕果累累,却从未停止钻研的脚步。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将一生铭记您,袁隆平爷爷,您就是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因为器官功能衰竭而逝世,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心里无比的痛。

  袁隆平爷爷未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一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研究水稻,想到这里,他岁数那么大,还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对社会做贡献呢?

  袁隆平爷爷一生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说:“我曾经梦到过那个杂交水稻,有高粱那么高,都可以乘凉了!还有那个米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听完他说的话后,眼泪像瀑布一样流下。他做的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还说过:“我还做过一个梦,那个水稻啊,到处都是。”说到这个梦,他笑的十分灿烂,可我笑中还带着眼泪。开心是因为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伤心是因为他可以一直梦见那个梦了………

  袁隆平爷爷,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各位明白吗,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就是袁隆平爷爷经过努力刻苦研究出来的。除了这些,袁隆平爷爷还有两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大概意思是让禾苗长得高,高到可以乘凉,大概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袁隆平爷爷是我一生中值得被致敬的人,我们都要向他学习,要为祖国着想。袁隆平爷爷一生中的`愿望是种水稻,他小时候说服爸爸和妈妈要去种田。还拿到了证书。

  可是袁隆平爷爷在今年已经去世了,我很想他,我只见到过他的照片,我想:如果能亲自见他一面就好啦。

  我会记住他的样子,他的声音,他的中国梦,还有他为我们做的一切,我都没有忘,我也要接过革命的红旗,我要让我们的粮食更多。

  您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您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您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会,您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您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您那黝嘿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色彩,岁月在您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您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您是和蔼的、可爱的、可敬的,您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服老不服输。您的一辈子不是用三言两语能讲述的,即使未曾与您谋面却深受其恩,心中与您分为亲近。

  我想对您说,我要学习您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为祖国做贡献。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袁隆平爷爷是世界上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假如没有他,多少国人还正在饿着肚子,我们也不能吃上这么美味的大米饭。

  我正在读关于袁隆平爷爷的文章。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哭了,以后我们也要好好吃饭,别浪费每一粒粮食。

  袁隆平爷爷是国之巨匠,国士无双为中国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吃饱饭,为了让粮食更多的丰收,他能够说是呕心沥血。

  袁隆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他不单单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国士,更像一个永不服输的斗士。

  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向袁隆平爷爷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袁隆平爷爷于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袁隆平爷爷为了不让世界上的人民再受饿肚子之苦,研究杂交水稻,每年因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8000万人口,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因身体多器官功能的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刚参加工作那时,中国的水稻产量是每亩二百公斤左右,而如今,水稻的最高产量每亩已达到一千五百公斤,由此可见,袁隆平爷爷为中国杂交水稻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我们应该向袁隆平爷爷学习,以他为榜样,多学习知识,长大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袁隆平爷爷,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遗憾,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这位让人敬佩的院土从此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爷爷曾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专家,所以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农学专业,从此走上研究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爷爷他曾经说,他做过一个这样的梦: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这场梦还没有实现,您为什么就远行了呢?目睹灵车驶过长沙街头的场景,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这个为了国人能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的袁爷爷,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现在,袁隆平爷爷的的`禾下乘凉梦,还没有实现,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依靠科学技术,把爷爷的梦想去实现。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袁隆平,平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稻谷60%源自于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几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平任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世界水稻面积10%提升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平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袁隆平爷爷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续,英雄不断涌现,我想最难得可贵的就是许多像袁老这样的国之大者,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以前觉得只要他们活着,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我们就永远有底气,反正还有他们在。但现在他们累了,作为时代接班人的我们,要把薪火递下去,把担子挑起来。等到去见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能仰着头说:“我们没辜负,我们继承了光。”

  2021年5月22日,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仙逝了,享年91岁。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领头人,半个世纪来,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开创、勇攀高峰,用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推广解决了中国难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严寒酷暑,你都会在田间地头看到一位弯着腰的老人在认真地观察禾苗,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寸田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颗稻穗都印着他的丰功伟绩。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满天下,却只专注于田间,他有二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可以安心的在天国好好休息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是我们对袁爷爷最好的纪念方式!

  您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真的做到了,感谢您毕生的全心奉献,供中华之亿万国民温暖。

  您曾说:“书本和电脑都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种水稻不仅要靠现代化科技还需要有心系人民的爱心。

  您曾说:“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到底,一定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您曾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您曾说:”快乐的秘诀就是要人生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就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作为中学生的我,被袁爷爷您睿智幽默的话语深深鼓舞着。同时也明确了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荣耀国家和造福人民而奋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有的同学崇拜电影明星,有的同学崇拜飞行员,有的同学崇拜歌星……而我的偶像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省。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饥荒,使袁隆平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清楚地意识到: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让天下受苦的`百姓都能吃饱饭,让人类远离饥饿!依据对生物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仔仔细细地观察和反复推敲,他论证了天然杂交稻。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他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袁隆平爷爷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了,他还努力地为中国的水稻事业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年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每当念到这句诗句时,我都会想到一个背影,一位农民戴着帽子,穿着蓝格格的衣服,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他就是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上为杂交水稻之父,可是在不久之前他就因病去世了,永远离开了我们。

  袁爷爷他的一生都在为杂交水稻作出贡献,为了我让我们吃饱饭,他与他的团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袁爷爷真的很伟大,他让你饥饿永远的消失,你的爷爷他真的很伟大,也很坚,他也很坚强,明白了一个目标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看到了袁爷爷这些举动行为后心里十分惭愧,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都这么努力,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应该坚强勇敢,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像袁爷爷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水稻之父,也是人类史上首个发明出杂交水稻的人,我们今天所能吃到的大米小米都是由袁隆平爷爷发明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稻穗不仅高,而且米粒颗颗饱满,数量还不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终究是没能躲过岁月的束缚。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的逝世引起巨大轰动,究其原因,便是因袁隆平着三个字早已不是简单的人物代号,而成为了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就是自己的杂交水稻能风靡全球,禾下乘凉梦已经做到了。距离另一个杂交水稻风靡全球也快成功了。

  从开始灿型杂交水稻研发的那一刻起,这三个字就代表了绝处逢生,代表了艰难险阻中的不懈拼搏。这三个字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时刻,他看着中国改革开放,他和中国一起走向世界,他代表中国发出独属于我们的声音,还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恰恰体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

  大家长都知道袁隆平,他于1930年9月7日在北京出生,祖籍是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共同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中国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从古至今,都爱国,真让人佩服。在众多了不起的中国人中,我认为袁隆平最了不起。

  袁隆平乃是杂交水稻之父,提起他,绝大多数人都佩服他,袁隆平列过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百姓都面黄肌瘦……袁隆平也亲身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见证了残酷的现实,想起旧社会,想起了人民的困苦,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培育出水稻新品。

  他用了9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丝毫没有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己。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依然带着宽厚的笑容说: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

  因为,主办方给我的评词,对我大辈子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总结。虽然财富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要让心灵真正富裕起来,就不那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对这个排名深感欣慰。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线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一样的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