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龙田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现象,申安湖羊基地的青储玉米收割作业正炽热进行。这不只是保证湖羊饲料供给的关键环节,更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推进农业工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在湖羊基地的栽培区,800多亩青储玉米长势喜人,收割机络绎其间,将丰满的玉米秸秆破坏搜集。“咱们自己栽培的青储玉米有800多亩,一年可产出青储饲料2000吨左右。但要到达年贮存青储饲料15000吨的开展方针,还得靠周边的农户帮咱们栽培运送,现在基地一天能收青储玉米400吨左右。”基地栽培部司理许阳的言语中,透着对工业规划的规划与等待。
这样的开展形式,让当地农户看到了新的商机。龙田镇代店村乡民罗启亮便是这里边之一,他本年栽培的青储玉米刚刚完结收割交给。“栽培青储玉米不费时、不费工,并且它的收益要比栽培玉米、收割颗粒合算得多,一亩地差不多有5吨青储玉米,折算下来有2000多元。”罗启亮脸上难掩高兴地说道。
传统玉米培育栽培需阅历暴晒、脱粒等多道工序,耗时吃力且收益有限。而青储玉米从收割到交给全程机械化,不只大幅度的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产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湖羊基地经过‘自种+收买’形式,既保证了湖羊能吃上原生态饲料,为羊肉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许阳说,“经过这一种方法不只带动了周边农业栽培结构的优化调整,也让农户在工业革新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点。”
现在,渐渐的变多的农户像罗启亮相同,自动调整栽培结构,加入到青储玉米栽培的队伍中。在湖羊工业的带动下,龙田镇正走出一条“企业未来的开展、农户增收、工业晋级”的共赢之路。(吴国明 吴凯君)
立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龙田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现象,申安湖羊基地的青储玉米收割作业正炽热进行。